地下水污染從何而來?
1. 沿海地區海水入侵和倒灌。海水倒灌是指海水侵入淡水含水層的現象。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淡水的過度開采。如果地下水被過度開采,海岸或島上的淡水-海水界面可能處于不平衡狀態。 1980年代以來,我國北部沿海地區連年干旱,降雨量少,地下水補給量減少,但工農業需水量持續增加。 2、工業污染。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工業電鍍廢水、工業酸洗廢水、冶煉工業廢水、輕工廢水、石油化工有機廢水等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入溝渠、大型滲坑,造成地下水化學污染. 3.農業污染。農業活動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農藥殘留、化肥、動植物殘體在土壤中腐爛、污水灌溉不合理等。它們造成大面積淺層地下水水質惡化,其中最主要的是NO3-N的增加和農藥化肥的污染。 4.生活污染。一方面,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大量塑料、金屬、電池等難以消化的新型廢物。另一方面,缺乏基礎設施和控制。隨著日曬雨淋和地表徑流的沖刷,生活垃圾的淋溶會慢慢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從網友在“拍攝家鄉污染”活動中曬出的圖片來看,這種污染已經成為網友最直觀、最反感的污染。 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什么? 進入地下水的污染物來自人類活動和自然過程。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會增加地下水的總鹽度、總硬度、硝酸鹽和氯化物含量,有時會引起病原體污染。工業廢水和工業廢物會增加地下水中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濃度添加。農業中施用的化肥和糞肥導致地下水硝酸鹽含量普遍增加。農藥對地下水的污染相對較輕,僅限于淺層。農業耕作活動可促進土壤有機質的氧化,如有機氮氧化為無機氮(主要是硝酸鹽氮),隨滲水進入地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