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監測是監測和測量水中污染物的種類、各種污染物的濃度和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水質監測的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電導率、懸浮物和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苯酚、氰化物、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 便攜式水質分析系統:適用于飲用水及其源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余氯、二氧化氯、耗氧量、總硬度、色度、濁度等常規指標。快速測試 水質檢測常用指標包括高量程COD、低量程COD、氨氮、總磷、總氮、濁度、色度、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六價鉻、余氯、總氯、二氧化氯、硫酸鹽、磷酸鹽、硫化物、氟化物、鋇、苯胺等共20余項指標。 下面舉例說明這些指標的含義: 1、色度:如果飲用水的色度大于15度,大多數人會感到反感。標準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得超過15度。 2、余氯:余氯是指水經過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后,水中殘留的余氯量。它在水中具有持續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本身的污染,保證供水水質。 3、化學需氧量: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所需的氧氣量。化學耗氧量越高,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經過動植物腐爛分解后流入水體。 4、濁度:是水樣光學性質的表現。用來表示水的清澈度和渾濁度。是衡量水質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濁度降低是指水體中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含量降低,不僅可以提高消毒殺菌效果,還有助于減少鹵代有機物的產生。 5、異味:產生水味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和工業污染的表現。公共供水中正常氣味的變化可能是原水質量變化和水處理不足的信號。 6、細菌總數:水中的細菌來自空氣、土壤、污水、垃圾和死去的動植物。水中的細菌種類很多,包括致病菌。中國規定飲用水的標準是1毫升水中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 7. 大腸桿菌:大腸菌群(e)。大腸桿菌是埃希氏菌屬的代表性細菌。一般不會生病,是人和動物腸道內的常駐菌,在一定條件下會引起腸外感染。一些血清型菌株具有高致病性并引起腹瀉,統稱為致病性大腸桿菌。腸桿菌科是一組具有相似生物學特性的G-細菌,主要生活在人和動物的腸道中。 8.色度是一種感官指標。純凈的天然水清澈、透明、無色,但含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現出多種顏色。用蒸餾水稀釋有色污水,并在比色管中與蒸餾水進行比較,直到兩個水樣沒有顏色差異。這時污水的稀釋比例就是它的色度。污水排放標準對色度也有嚴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