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污染現狀分析 我國擁有很多的江河湖海,隨著經濟的發展,它們整體污染情況比較嚴重,而且重度污染地區范圍在不斷擴大,直接影響到周圍居民的日常飲水安全,大約90%的湖泊出現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影響到生態平衡;其次,隨著水污染情況的日趨嚴重,我國城鄉飲水安全問題受到威脅,2015年之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超過50%的城鎮飲用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接近40%的水源已經無法使用,給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最后,我國東部海域污染也十分嚴重,各種工業廢物和放射性物質都直接被倒入海中,造成了嚴重的近海污染,造成海洋資源的日益減少。 
在2015年之前,我國水體污染日益嚴重,環保部門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十大水系、62個主要湖泊分別有31%和39%的淡水水質達不到飲用水要求,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生產和生活。2015年我國廢水排放量達到頂峰,為7353226.83萬噸,其中除了70%的工業廢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經處理排放外,其余的污水都沒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以至于水質的嚴重惡化,污水中重金屬、砷、氰化物、揮發酚等物質含量都逐漸上升,全國9.5萬公里河川,有1.9萬公里受到污染,0.5萬公里受到嚴重污染,清江變濁,濁水變臭,魚蝦絕跡,令人觸目驚心。 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水系污染嚴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體污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015年,我國出臺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經過2016年到2017年嚴格的環境保護治理行動,我國的廢水排放總量下降至6996609.97萬噸。同時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2016年下降了一半。目前穩定在1000萬噸左右。水體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2017年我國廢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到1021.97萬噸。 二、治理廢水投資情況 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對水污染進行大規模的治理,2017年是污水處理廠提標、黑臭水體治理、污水管網建設考核年,2015年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部分重要目標要求在2017年底實現。“水十條”要求,2017年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基本完成達標改造;省級城市污水全收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 2016年12月,環保部、財政部聯合出臺《全國農村環境整治十三五規劃》,要求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累計達到全國建制村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整治過的7.8萬個建制村的農村環保設施長期穩定運行。2017年,我國的治理廢水項目完成投資763760萬元。
|